CHINA·350VIP浦京集团|品牌官网
经管新闻
首页» 经管新闻» “四维格局”赋能人才培养
 

“四维格局”赋能人才培养

来源:   作者:孙启翰   发布日期:2025-10-07     浏览次数:

     

秋日的350vip浦京集团官网校园里,金黄的银杏叶随风轻舞,350vip浦京集团官网C101报告厅内,2026届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刘雅轩正在向低年级学子们做学习经验分享,这位刚刚获得推免资格的学生身上折射着学院人才培养的新成果。2025年,学院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108人,这一数字背后是“十四五”以来学院人才培养成效的生动体现,勾勒出学院人才培养的立体格局——在注重学业成绩的同时,深度聚焦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发展潜力的培育。

筑牢基础:树立优良向上学风

优良的学风是人才培养的根基,学院始终将学风建设视为一项系统工程,不断通过制度引导、氛围营造与榜样引领,多措并举,为学生潜心向学创造了坚实基础。学院建立健全了一套学风建设长效机制,课堂、帮扶指导到学业预警,均实施精细化管理,“任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三方联动确保教学秩序井然;“学院-年级-班级”三级监督将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能够快速反馈;“师生-朋辈-舍友”三个方面及时予以学生学业帮扶。定期开展“学风建设主题班会”,强化学生的自律意识,引导学生从“被动学”转向“主动学”,营造了比、学、赶、帮、超的浓厚学习氛围。

“学业小管家”、“十佳经管菁英”、“榜young宣讲团”等学院品牌活动充分发挥了优秀学生榜样示范引领作用,实现了优良学风的“传、帮、带”,运用同伴教育的力量,激发学生内生动力,引导认清前进方向。

强化能力:构建实践学习平台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是2022级经济学专业邓泽然同学的深切感受。去年暑假,他加入了“大河之治”专项调研陕北榆林分队,深入陕北乡村研究西农乡村产业带头人“头雁”项目对特色产业发展的影响,调研成果获全校一等奖。当前,学院与众多企事业单位建立实践基地合作关系,每年参与专业实习和社会实践超千人次。实践育人体系中,专业实习、社会调研、学科竞赛、创新创业四大平台相互支撑,形成了完整的实践能力培养链条。

学院积极创新教学模式,“十四五”以来获批国家级一流课程2门,获批校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19项,在《管理学原理》《创业管理》等课程的课堂上,案例研讨、翻转课堂、小组分析等创新教学形式频出,学生化身“小老师”、“管理者”与“创业家”,启发式教学成为课堂常态。

激发创新:完善科研训练机制

“大二时,我就在导师的指导下参与了大学生科创项目的研究。”2022级学生丁怡晨回忆道“学院实施的‘一对一’导师制,让我们早早接触学术前沿,培养了我们的科研思维和能力。”学院通过“一对一”导师制、“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后稷经管讲堂”三位一体的科研训练体系,实现了学生群体科研训练的高度覆盖,使学生在论文写作、数据分析、学术表达等方面的能力显著提升,研究生阶段所必需的核心素养能力得以培养锻炼。

学院将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相贯通,打通大学生创新创业“最后一公里”。承办学校第一届“教稼杯”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创业计划赛道,连续7年举办“神农杯”、“正大杯”等营销策划类比赛,在专业学科竞赛中屡获佳绩,注重以赛促创,增强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涵养情怀:注重综合素质提升

学院以专业能力塑造为基础,注重在教育全过程中涵养学生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学生通识类教育课程和思政教育占有重要地位。“专家学者解读中央一号文件”系列报告会已成为每年年初学生的一堂重要“必修课”,获取研究生支教团推免专项计划资格的李姝睿同学对此感触颇深:“在学院所组织的各类‘三农’主题报告会中,我们不仅学习有关理论知识,还通过实际案例和专业实地调研真切感受到了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意义,让我坚定了继续深造、为国家‘三农’事业和乡村教育发展贡献力量的决心。”

学院还通过举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专项调研”“院领导下午茶”等活动,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组织“国际创业培训班”“智汇经纬工作坊”“职业生涯工作坊”等项目,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强化全方位的人才培养模式,使毕业生不仅在专业领域表现突出,更在思想品格、人文素养、社会责任感等方面展现出优良品质。

推免人数的提升只是一个缩影,其背后是学院对人才培养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坚定践行。随着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学院将以深厚的办学底蕴和锐意创新的精神,在培养农林类经济管理人才的道路上稳步前行,为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输送更多栋梁之才。

编辑:孙启翰     终审:胡巧娟